5G校园网——5G教育春风化雨

恭贺 蔡志礼博士 荣获东南亚文学奖

咸米时是甜的(刘欣然)

立化中学《2019年高级课程》
指导老师:尤今

咸米时是甜的
刘欣然(中三)

 

在我的老家福建平潭,有这样一种食物——咸米时。地瓜蒸熟后与面粉按一定比例混合揉成面团。赋予咸米时灵魂的是内馅,世代面朝大海的平潭人发挥了靠海吃海的特长,上到螃蟹虾蛄鱼虾下到海带海草紫菜,各式海产品被擀圆的面皮温润地裹在一起,形成了平潭独有的滋味,一口下去便是乡土与海浪的滋味充盈了唇齿。

然而,这咸米时看着容易,做起来却也需要一定的技巧。地瓜本就自带甜味,面粉放少了,皮会偏甜偏黏,容易粘锅;面粉放多了,则失去了地瓜的软糯口感与香气。炒制内馅也是需要一番功夫的,太咸了不好吃,太淡了吃着让人感觉无味。

去年冬至,根据我们的传统,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都要吃咸米时的。当一碗碗咸米时端上桌后,一家人迫不及待地动筷开吃。然而,一反常态地,大家默不作声地吃着。

“这次咸米时味道怎么怪怪的?皮好甜啊,还黏黏的,都粘在我筷子上不下来了。”弟弟嘀咕了一句,抱怨着。

爸爸瞪了弟弟一眼,“不要乱说,这不是好好的嘛!”

妈妈抬起头,夹起一粒咸米时咬了一口,“这不是刚刚好吗?”

“谁说的?明明馅也好咸的!我不吃了。”弟弟赌气地放下筷子,转身回了房间。

“其实这个味道是有点奇怪啦!”我小声说着,低下头,底气不足地补充了一句:“但还是挺好吃的……”

一家人温馨的晚餐氛围被粉碎,妈妈端起碗站了起来,“先将就着吃吧,明天再做新的。”妈妈走向厨房,看不见她的神情,那背影一瞬间沧桑了那么多倍,仿佛老了几十岁似的。

我突然鼻子一酸。我的妈妈已经五十几岁了啊,已经是年过半百应该是享清福的年纪了,味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迟钝,明明是必然的情况,却要遭受我们的埋怨。

妈妈十几岁从外婆那儿学了包咸米时,为自家和我们家包了几十年的咸米时,这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,家的味道,从小到大,让我百吃不腻的惟有这小却内有乾坤的一个个咸米时。或许,现在,是时候让我将这门手艺替祖辈们传下去了。

“妈,教我包咸米时呗。”

“好啊!”

 

 

 

 

 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