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洋女中

驻校作家 尤今老师主编
开启心眼
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,生活就是一杯白开水,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着同样的生活,因此,当他们提起笔杆时,笔下流出的,是毫无新意的流水账,久而久之,作文就变成了一项不胜负荷的苦差,避之则吉。
莘莘学子不知道,从事创作者,除了肉眼之外,还必须具备一双心眼。肉眼看到的东西是有限的、是表面的;然而,心眼却有一双翅膀,能带你飞越高山大海,看到无穷;心眼也像一把锋利的刀子,能把事物的表面剖开,让你看到也许黑暗也许缤纷的内层。
举例来说,把一块石头搁在眼前,寻常人左看右看,只看到一块稀松平常的石头,可是,作家却从石头隐隐地闪出的绿光里,看到蕴藏在石头深处的珍贵玉石。把一只蚌搁在眼前,寻常人只看到这只蚌体内的沙砾,可是,作家却能透过沙砾而看到一颗浑圆的珍珠。
只要开启心眼,创作的素材无处不在。
身为创作班的指导老师,我的职责便是帮助学生们打开那一双双深深隐藏着的心眼;而打开心眼的第一要诀便是学会观察——观察人、观察景、观察事、观察物,观察俗世凡间一切的一切。
比方说,要把平素认识的一个人搬到纸上,断断不能贸贸然地动笔,在下笔之前,学生必须学会观察——观察对方的外表特征、言行举止、待人接物的方式、长处与短处、性格里的优缺点,等等。经过了细腻的观察后,下一个步骤才是筛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子细细加以描绘,从而把人物内在层面的特点发掘出来。由于事先做了完善的准备工作,诸校学生笔下所呈现的人物(包括亲人、朋友、各行各业的人),便有了呼之欲出的生命力。这些人物,绝对不是模范作文里的样板人物,也不是面貌模糊的路人甲或路人乙,反之,他们有着不易混淆的独特性。这些习作,充分地反映了学生们美好的学习成果。
聪慧的学生们在打开心眼后,用心去感受生活里的一切,结果呢,在日日接触的食物里,他们看到了过去所看不到的亲情、友情、邻里情。当果腹的食物在掺入了浓浓的情愫之后,化为文字,便有了感人的力量。表面上,他们写的是食物,然而,他们真正要表达的,是人世间隽永的情愫。
其他例子,不胜枚举。
蔡志礼博士和李前南先生联手创办了别开生面的《5G文学网》,并开辟了深具意义的《 5G 校园网》,使莘莘学子有机会在这个宝贵的公开园地里分享他们的习作,这对于他们来说,既是莫大的鼓励,也是强力的驱策。
谢谢蔡志礼博士和李前南先生,提供了一方沃土,让幼苗有茁壮成长的机会。